术业专攻:从一起“简单”的保险诉讼谈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
——懂得知识付费者,体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,更是对社会分工深刻的认知。
郴州的李女士,因临近开庭,到本团队咨询一起防癌保险的理赔纠纷,希望委托胡久辉律师团队辅助其到法院开庭。
事情起因是李女士爱人2018年至2023年期间连续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一份防癌住院和特效药附加保险,2021 年、2022 年因同一癌症相继出险,其爱人也顺利的获得了对应的保险赔偿。2023 年,李女士爱人再次病发后不幸去世,但在保险公司报案后却以其属于既往症,未经保险公司书面认可,属于免责情形而拒赔。李女士从事保险的朋友帮其分析,主要责任在于保险公司自身管理和承保告知的问题,本次申请获得理赔应该没大问题。于是李女士便从郴州跑到管辖法院长沙市某区人民法院,依葫芦画瓢的准备了诉讼资料立上了案件。作为另一继承人的女儿因工作较忙,立案时提交了一份放弃继承申明未作本案当事人。
听完李女士的情况,查看其对应的资料,我们分析:一是本案可能还是需追加其女儿作为原告或第三人;二是李女士诉讼请求里遗漏了利息请求;三是李女士证据一共三份,自身却没有留一份底稿,仅提供了证据目录,导致开庭证据可能比较混乱;四是本案保险公司2022年第二次“错误”的理赔情形下,是否会进行反诉追偿?虽然反诉的胜算不大,但也应有一定应诉准备。
鉴于以上情况,我们团队王昌江律师建议李女士按一审打包收费处理,方便我们继续帮其完善资料,减少她沉缅亲人逝世的情绪之中;并且本案因其女儿未列入当事人,大概率会再次开庭,按开庭次数计费对她也不太划算。李女士则可能考虑自身前期也做了不少工作,加之大家分析案件胜诉问题不大,认为是一起简单的“案件”。于是选择只需要我们陪同开庭即可。
临近开庭日,经过到庭现场核实,李女士自身交给法院、保险公司的证据都存在一定出入,证据顺序也各不相同;其女儿虽然以书面方式表示放弃继承,通过了立案审查,但承办法官认为审判中须追加进来查实。最终,李女士只好暂时无果而返,案件需要再择期安排开庭。
类似此类情形的当事人不在少数。网络时代,很多“网民”面临法律问题时,习惯网上一搜,照方抓药,一方面是经济下行的压力所致,另一方面是图小便宜想走捷径的心理作用。殊不知,忽视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的认知壁垒,往往导致的是事倍而功半。
笔者拙见:懂得知识付费者,体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,更是对社会分工深刻的认知。如医疗、保险等各类专业性较强的社会事务皆是如此!